夏日绝句(51句精选句子)
夏日绝句
1、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2、《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3、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4、 不( bù) 肯(kěn) 过(ɡuò江 jiānɡ 东dōnɡ。 (夏日绝句)。
5、今天我们要品读一首什么诗呢?说老实话,我个人非常感慨。我前一段在外出差将近一个月没有感冒,但是连续解读了李易安的几首情诗之后,也不知是用心过胜还是用情过胜,一下子就感冒了。所以我们在今天就不讲情诗,讲唯美诗词,就讲一首能体现李清照的昂扬之志、独立之精神的《夏日绝句》。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7、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1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1、全诗原文: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天亮时,当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报告,却发现他在昨晚发生兵变的危机关头,自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下溜出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因为临阵脱逃被革职。
14、 生 shēnɡ 当 dānɡ 作 zuò 人 rén 杰, jié
15、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6、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7、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18、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19、《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20、“靖康之亂”把李清照的人生生生地劈作兩段。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北方戰亂。1127年,也就是李清照隨丈夫趙明誠南下的靖康二年,金兵擄走徽、欽二宗,宋高宗繼位,倉皇南逃,南宋開始。李清照雖然隨趙明誠到江甯知府任上任職,過上了暫時安逸的生活,但來到江寧的路上,她卻感歎“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卻憤然地說“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詩中句裡處處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以及對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滿,甚至對他自己的丈夫。趙明誠被任命為江甯知府,也就相當於南京市的市長兼軍區副司令。建炎三年,也就是1129年,禦營統治官王亦準備在南京發動兵變,這時早有手下提前告知了趙明誠,而趙明誠這個偉大的金石學家,一心只醉心于自己的金石收藏,卻對此視若罔聞,無動於衷,手下只好對叛軍自作準備。等到叛軍發動之日,還沒有攻城的時候,趙明誠聽到消息,驚慌失措,與身邊的兩人趁著夜色,借助鉤鎖墜城而出,獨自逃亡。幸好有手下早做準備,叛軍被平定之後,趙明誠因為臨陣脫逃被罷去江甯知府,他只好羞愧地帶著李清照準備去江西買房定居。行至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偉大的易安居士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蕩。很多學者認為,她就是在烏江岸邊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夏日絕句》。所以有學者考證,趙明誠是建炎三年的三月被罷官,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是作於建炎三年的四月。雖然未為定論,但就詩中所寫,想來大致不差。
21、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22、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23、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4、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5、③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26、这首五言绝句,短章小品,真难以相信居然出自渡江之后的李易安之口。一般注本评价这首诗的妙处,会集中在两点,一是赞佩她全无女儿态,全然是丈夫英伟之气,就是说一个女子写出来的诗作集中了人间正道、天地正气,比男子诗作体现的还要充沛;二一个称赞这首诗的妙处是,四句话连用三典。“生当作人杰”,“人杰”用了汉高祖夸赞开国功臣,像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人皆为人杰的典故。“死亦为鬼雄”,“鬼雄”与“人杰”相对,“人杰”是人中的豪杰,“鬼雄”是鬼中的英雄,而“鬼雄”的典故则出自屈原的《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7、 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28、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9、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30、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31、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3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33、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34、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35、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6、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7、最后一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则为大家所熟悉了。项羽是江苏宿迁人,少年英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后的亡秦者正是项梁、项羽叔侄。项羽毫无疑问是秦末反抗大秦暴政的农民起义中一面最鲜明的旗帜。事实上,平心而论,如果没有项羽的话,秦末的农民起义到最后估计会是要被大秦给扑灭的。虽然秦末农民起义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但大多一盘散沙,就反抗暴政的毅力、决心和勇气,以致气势,项羽确实才是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担当者。仅雍丘之战、巨鹿之战,攻灭咸阳后分封诸侯,刘邦那时候在英雄项羽的眼中,不过是一路草头王而已。后来楚汉相争,项羽依然在彭城之战等战役中屡败刘邦,可惜项羽却是有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刘邦别无所长,唯善用人,而人才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38、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9、就在金华避难期间,也就是她写作著名的悲情的《武陵春》的同时,孀居的李清照、身心憔悴的李清照,还写过一篇《打马赋》。打马是宋人喜欢的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著名名臣良将的典故,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氏之无能。文末更是直抒一个弱女子烈士暮年的壮志,说“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抗金名将宗泽病危之时拥被大喊“过河!过河!”与李清照齐名的辛稼轩临终之时,风雨之夜,大喊“杀贼!杀贼!”李易安与辛稼轩、与宗泽、与岳飞、与陆放翁何其相似啊!这才是千古李易安、不朽之李易安、伟大之李易安,让人高山仰止永远赞佩之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易安,朗朗清辉照古今!
40、“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41、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42、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43、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夏日绝句的古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4、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夏日绝句》,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夏日绝句》赏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6、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47、原文: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8、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时在江宁的御营统治官王亦准备发动叛乱,下属将此事向知府赵明诚汇报后,赵明诚却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见知府不作为,他的下属自行准备,以防不测。是夜,王亦果然造反,结果,被赵明诚的部下击败。
49、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50、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