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宋词赏析大全(40句精选句子)
经典宋词赏析大全
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已
2、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4、王之望在《汉滨集》中说:东坡此词出《高唐》、《洛神》、《登徒》诸赋之右,以出三界人游戏三界中,故其笔力蕴藉超脱如此。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7、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8、“寂寞沙洲冷”这一句真正令人侧目动容的地方,正在于它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孑然清高劲,那是屈原为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变体表达。“微带着后悔”是个什么鬼?“回头是岸”和“寂寞沙洲冷”可是立意对抗“牛头不对马嘴”的两个方向哦。
9、《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会让人明白,他也有不惯着命运和挫折的孤高、清冷时刻!
10、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贺铸
11、我们这里,就不去分析此案背后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复杂斗争背景了。
1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3、在申老师每天的精讲下,那些需要死记硬背、枯燥难懂的古文,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14、薄衾(qīn):薄薄的被子。小枕:稍稍就枕。
15、①鹊桥仙: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以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调多咏七夕。 ②纤云弄巧:纤细的云彩变幻出许多美丽的花样来。这句写织女劳动的情形。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 ③飞星传恨:飞奔的牵牛星流露出(久别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闪现出离愁别恨的样子。 ④金风:秋风。秋,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顾:不忍心回头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
16、http://12692525qzone.qq.com
17、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18、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9、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20、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21、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22、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3、陈廷焯在《词则》中评价这首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2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经典宋词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5、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2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经典宋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7、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28、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
29、冷是冷,孤鸿的选择却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坚守。而临照到苏轼,是在抑郁不得志之时,坚守道德和本心,初衷不改,不向“冰冷”的打击报复妥协低头。“拣尽寒枝不肯栖”是孤鸿的操守,也是苏轼本人的。
30、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遥想:远想。 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华(hua)发:花白的头发。尊:通“樽”,酒杯。 大江:长江。 淘:冲洗。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雪:比喻浪花。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英发:英俊勃发。酹: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31、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32、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33、 词一开始“醉漾”两句,一下子就把人带进一个优美的境界,写他在郴州,借酒浇愁情状,在醉眼朦胧中,他划起了一叶小舟,向“花深处”进发。“花深处”即指的是“桃花源”。且是信流而行,路上,一片春花烂漫的世界,不知不觉来到了“花深处”。这首二句,颇似陶潜《桃花源记》开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境界描写。一种欣喜愉悦之情,蕴藏在平淡的语言之外,颇耐人寻味。“尘缘”二句,是作者醉醒后怨恨之言。“尘缘”,本佛教名词,《圆觉经》所谓“小尘”,即指声、色、香、味、触、法六种。佛家以为以心攀缘六尘,遂为六尘所牵累,故谓之尘缘。佛家认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令人产生嗜欲的根源。人要想恢复其真性,就必须脱离“六尘”的干扰,做到六尘不染。秦观在这里是借指人间争名夺利一类的世俗之事,悔恨自己当初不该误入仕途,以致遭今日贬谪之祸,这正是“尘缘相误”的结果。“无计花间住”,进一步说如今身不由己,为官府羁绊。想找一个没有尘缘干扰的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地方,也不可得。词的开始两句,表欣喜之情,这里两句则侧重感慨失望。这种有喜有慨,喜慨交错,词情摇曳生姿,非常感人。
3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35、一池萍碎。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3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7、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鹿虔扆
38、⑩此情无计可消除:意谓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无计:没有办法。
3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